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健康宣教 > 我国卒中管理进入新时代

我国卒中管理进入新时代

发布于:2018-10-05 16:38   文字:【大】【中】【小】
    截至2017年,我国卒中的年龄标化发病率超过336/10万,位列全球第一。并且每年因卒中死亡的患者人数达170万,高居全国居民死亡原因首位。卒中正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逐年增长的治疗费用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卒中中心的建设是规范诊治流程,提高卒中急救能力的关键。
     2015年6月,在中国卒中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上,由中国卒中学会、国家卫生计生委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中国卒中中心联盟(CSCA)联合召集专家组撰写的我国首个《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指南》的重磅出台,为我国卒中中心建设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卒中中心建设的背景时间是卒中患者救治的关键!
      卒中发生后,大脑缺血区每分钟就有190万个神经元凋亡,早期进行再灌注治疗,挽救可逆性脑损伤,是脑卒中患者生死存亡的关键!对于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急性脑卒中救治生存链包括患者如何识别卒中发生及拨打急救电话呼叫120救护车或自行前往医院的院前转运过程以及从患者入院、急诊分诊、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到溶栓决策和知情同意的院内救治的多个环节。这些环节都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任何一个环节时间延长均会影响救治的进行。
     我国DNT时间是欧美国家的两倍! 
     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3小时内进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是唯一被证实可降低卒中致残率的治疗方法。但2011年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数据库的流行病学分析显示,由于院前和院内的延误,我国卒中患者的溶栓率仅为2%。而在院内环节,我国医院的从入院到溶栓的时间(DNT时间)平均为116分钟,而欧洲国家平均68分钟,美国平均67分钟,我国几乎是发达国家的两倍!
      2013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对美国跟着指南走项目的分析显示,从发病到治疗的时间每节约15分钟,就可以降低院内死亡率4%。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文要求加强脑卒中急救强工作,特别是加强卒中中心建设!
     基于我国卒中的救治现状,在2015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工作部署中(见国卫办医函〔2015〕189号),要求各级医院加强脑血管病的急救能力建设,特别是卒中中心的建设。建设卒中中心,明确标准非常重要,正是这样的大背景促使了《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指南》的诞生。该指南旨在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建立卒中中心认证的客观标准,规范卒中救治医疗机构的准入要求,帮助医院建立更高层次的诊疗架构,最终改善卒中结局并降低临床风险。
    什么是卒中中心?
     卒中中心旨在对卒中患者的救治进行组织化的管理。在传统的诊疗体系中,不同科室医生的工作是相互独立的,而卒中中心整合了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科、影像科、重症监护、康复科、营养科及药剂科等多个科室,可为患者提供专业而综合的最佳治疗。同时,卒中中心促进了卒中诊疗流程规范化,为患者提供包括了急性期治疗(24小时×7天的卒中小组评估、60分钟内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内治疗和手术干预)、二级预防(抗栓治疗和血压、血糖、血脂管理)、康复治疗(制定目标、运动治疗和语言训练)和出院后随访(制定计划、定期随访)的一套完整的诊疗方案。成立卒中中心的益处卒中中心打通急诊绿色通道,提高溶栓治疗率。
      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与非卒中中心相比,卒中中心可显著提高溶栓率。卒中中心将挂号首诊、血液检查、影像科检查、内科用药、多学科会诊、外科手术等7~9个环节全部打通,改变原先环环相扣的串联式流程,变为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同时进行的并联式流程,大大缩短了院内救治时间,使卒中患者送至医院时便可获得及时、有效、专业的救治。而上述这些变化将最终落实到患者,为其带来最大化的益处,即减少死亡、残疾、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医疗成本。同时,卒中中心是医院发展的需要。
      美国卒中学会早在2000年即已开始推广卒中中心,目前已有超过1000家初级卒中中心。目前越来越多的美国医院寻求卒中中心认证,并将成为卒中中心作为医院自身宣传之一,以此提高医院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此外,卒中中心有效提高了公众对卒中的急救意识。欧美卒中中心已运行多年,在公众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目前,中国卒中学会开发了卒中就医助手APP,以后患者及120工作人员可通过该APP及时查到附近有资质的卒中中心并快速转运。
(来源:《健康报》)
 
| 医院简介|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